描写秋天的片段
【片段一】
稻谷的清香,玉米棒子的清香,还有花生香喷喷的味道,红薯的脆甜味道,混合成了秋天特有的馨香。香味随风飘啊飘,写成了秋天的诗。
【评点】
片段从嗅觉这一感官出发,写出了秋天硕果累累、果蔬飘香的独特味道,展现了秋天丰收的景象,让人回味无穷。
【片段二】
秋天的雨没有了夏雨的急骤,而是有些绵绵,时而细密,时而滴滴。每下一次雨,秋天的脚步便更近了。秋雨冲刷着夏天的浮躁,退却了夏天的炽热,让大地慢慢安静下来,让人的心情也安静下来。安静成为了主题。
【评点】
片段通过秋雨与夏雨的对比,写出了夏雨的急骤,秋雨的绵绵,于对比中将秋雨的特点凸显了出来,更使秋天“让大地慢慢安静下来,让人的心情也安静下来”这一主题得以体现。
【片段三】
秋在果园,圆圆的苹果在秋阳下展现着秋天青红相间的脸。秋在阿妹那苹果般的脸上,在她嫣然一笑间,闪现。秋在晨风中,在带着阿妹青春的味道中,向我弥漫。
【评点】
片段采用拟人、排比等修辞手法,写出了秋天的韵味,语言优美、生动。
描写秋天的词语
秋高气爽
丹枫迎秋
硕果累累
北雁南飞
天高云淡
金桂飘香
描写秋天的诗词
停车坐爱枫林晚,霜叶红于二月花。
——《山行》【唐】杜牧
月落乌啼霜满天,江枫渔火对愁眠。
——《枫桥夜泊》【唐】张继
空山新雨后,天气晚来秋。
——《山居秋暝》【唐】王维
君问归期未有期,巴山夜雨涨秋池。
——《夜雨寄北》【唐】李商隐
湖光秋月两相和,潭面无风镜未磨。
——《望洞庭》【唐】刘禹锡
洛阳城里见秋风,欲作家书意万重。
——《秋思》【唐】张籍
描写秋天的美文
秋颂
罗 兰
秋天的美,美在一份明澈。
有人的眸子像秋,有人的眼神像秋。
代表秋天的枫树之美,并不仅在那经霜的素红,而更在那临风的飒爽。
当叶子逐渐萧疏,秋林显出了它们的秀逸,那是一份不需任何点缀的洒脱与不在意俗世繁华的孤傲。
最动人的是秋林映着落日。那酡红如醉,衬托着天边加深的暮色。晚风带着清澈的凉意,随着暮色浸染,那是一种十分艳丽的凄楚之美,让你想流几行感怀身世之泪,却又被那逐渐淡去的醉红所慑住,而情愿把奔放的情感凝结。
曾有一位画家画过一幅霜染枫林的《秋院》。高高的枫树,静静掩住一园幽寂,树后重门深掩,看不尽的寂寥,好像我曾生活其中,品尝过秋之清寂,而我仍想悄悄步入画里,问讯那深掩的重门,看其中有多少灰尘,封存着多少生活的足迹。
最耐寻味的是秋日天宇的闲云。那么淡淡然、悠悠然,悄悄远离尘世间,对俗世悲欢扰攘,不再无动于衷。
秋天的风不带一点修饰,是最纯净的风。那么爽利地轻轻掠过园林,对萧萧落叶不必有所眷顾——季节就是季节,代谢就是代谢,生死就是生死,悲欢就是悲欢。无需参与,不必留连。
秋水和风一样的明澈。“点秋江,白鹭沙鸥”,就画出了这份明澈。没有什么可忧心、可紧张、可执着。“傲杀人间万户侯,不识字烟波钓叟”。秋就是如此的一尘不染。
“闲云野鹤”是秋的题目,只有秋日明净的天宇间,那一抹白云,当得起一个“闲”字。野鹤的美,澹如秋水,远如秋山,无法捉摸的那么一份飘逸,当得起一个“逸”字。“闲”与“逸”,正是秋的本色。
也有某些人,具有这份秋之美。也必须是这样的人,才会有这样的美。这样的美来自内在,他拥有一切,却并不想拥有任何。那是由极深的认知与感悟所形成的一种透彻与洒脱。
秋是成熟的季节,是收获的季节,是充实的季节,却也是澹泊的季节。它饱经了春之蓬勃与夏之繁盛,不再以受赞美、被宠爱为荣。它把一切的赞美与宠爱都隔离在澹澹的秋光外,而只愿做一个闲闲的、远远的、可望而不可即的,秋。(有改动)
【评析】
这篇散文写得很美。诗化的语言与句式,浓情的点染和描绘,是其外在的美;而态度的旷达与淡然,思绪的透彻与洒脱,则是其内在的美。作者把秋天人格化、个性化了。这种人格和个性的风度,就是秋天深层美的极致和底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