导航:秋天网

论《故都的秋》的悲凉美

更新时间:2016/4/13  手机版

  “秋天,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,总是好的;可是啊,北国的秋,却特别地来得清,来得静,来得悲凉。”故都的秋天,到底有多悲凉,且看作者笔下的秋景。

  在租住的一椽破屋的秋院里,“青天下驯鸽的飞声”,“或蓝或白的牵牛花”以及“槐树叶底,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”,这是多么的“冷清”“破败”。可是作者还觉不够,“最好,还要在牵牛花底,叫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,使作陪衬”。用枯草的疏落的形象反衬悲凉,促人联想起欧阳子的“草木无情,有时飘零”。这种冷色调透露了作家内心的孤独、冷清与淡淡的悲凉。作者正是通过枯草的衰败,直面生命衰败的感受,启示、沉思生命的周期,引起悲凉之感,这正是郁达夫笔下悲凉美所在。

  走在大街上,郁达夫选中了不起眼、丧失了生命活力的“像花而又不是花的一种落蕊”和“秋蝉的衰弱的残声”。落地无声无味的“秋槐落蕊”,不正是生命衰亡的迹象吗?这潜意识“落寞”,许是“一叶落而知天下秋”的“深沉”吧。而那无处不在、声声惹愁的“秋蝉残鸣”更让人感觉到生命衰亡的真切与无法逃避,秋去冬至,更觉生命的可贵,不自觉地唤起人生的种种感慨,羁旅漂泊之苦,人生不顺之失落……这种对生命衰亡的情趣的体味,本身就是一种悲凉美。

  在那风雨倏忽的清秋时节,谈吐缓慢悠闲的都市闲人,那副听天由命,任世态炎凉,逆来顺受,怯懦而麻木不仁的众生相,叫人可怜可悲。或许,这才是郁达夫感到“特别的悲凉”的根本原因,正是因“故都”之可爱,郁达夫在歌颂的同时要“自叙”这深沉的悲凉,形成一种悲凉美。

  而生命极盛后的秋枣,更是走向了“尘沙灰尘土的世界”,这是怎样的一种混沌博大的苍凉啊!看到尘沙灰土的飞扬,让人不禁生出“朔风动劲草,边马有归心”的冷落荒凉的悲感。文章的内容在不断地向内部开拓,显示出它的深度,这正是郁达夫的悲凉美所在。

  “以我观物,故物皆着我之色彩”,作者笔下渲染的秋是冷清的、寂静的,作者将自己对美好事物在秋天里的无情易逝的同情与悲叹,深深地藏在了这简淡的文字中,让我们从中体会到了一种刻骨铭心的悲凉美。

  作者为何把故都的秋景看得如此悲凉,要着力表现这种悲凉美呢?

  从客观方面来讲,这是景物本身固有的特征,是北京秋天的自然色彩。

  从主观方面来讲,有三个原因:

  第一,与时局黑暗有关。故都北平,是几千年中华文明的象征,然而在19世纪末卷起的历史风云中却越来越显得衰老颓败。1933年,日寇进犯,北平形势岌岌可危。此时的中国,连年战乱,民不聊生,郁达夫也是居无定所,颠沛流离,饱受人生愁苦和哀痛。社会的动荡、当局的腐败让郁达夫倍感冷落和孤独,而此时,目之所及,只能是清冷之色。

  第二,与作者的爱国情怀有关。夏衍先生曾说:“达夫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者,爱国是他毕生的精神支柱。”郁达夫从小深受中国古典文化的浸染熏陶,使他对社稷苍生怀有深重的忧患意识和牺牲精神。当拥有几千年文明的北平在西方文明的冲击下行将走向衰败时,郁达夫感到一切将逝的心痛却又无可奈何的悲凉。一个“故”字里头包含着作者多少深沉的感叹啊!“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”,它暗示昔日的繁华丰富,从而更使“都”具有一种历史与文化的沧桑感。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,作者眼中的故都的秋,正是经过千秋岁月淘洗的中国文化的缩影。作者说“愿用生命的三分之二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”,这是作者在“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”所发出的铮铮誓言,郁达夫真的将后半生献给了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,将自己的人生理想付诸实践,实践了自己的誓言。

  第三,与作家抑郁善感的气质有关。在郁达夫看来,文学作品都是变化了的作家之“自叙传”。忧郁,本来也是郁达夫天生的性格。郁达夫三岁丧父,家道衰贫,日本十年的异国生活使他饱受屈辱和歧视。作者的忧郁性格特征在潜意识中影响着他的写作。一旦遇到某种合适的触媒,“潜意识”就会产生影响力,这种影响力是自然而然发生的,自然到可能连作者也没有意识到。于是,忧郁敏感的个性,丰富细腻的诗文涵养,便呈现了《故都的秋》的“清、静、悲凉”的韵味。

  总之,无论是个人遭际还是社会风云都使郁达夫将自己主观上的悲伤情怀,融入了故都秋景、秋色的描绘之中。因此,作者描写的心中的“悲凉”已不是故都赏景的心态,而是对整个人生的感悟。从作者“秋的悲凉”的颂歌里,我们感受了真正的郁达夫,真正的北国之秋的悲凉美。

  参考资料:

  1.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②.

  2.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教师用书必修②.

  (作者单位:陕西省平利县中学)

 相关推荐
 最新推荐
CopyRight @ 2021   论《故都的秋》的悲凉美 qiutian.zqnf.com